您好,欢迎访问苏菲文库—中国传统伊斯兰文化图书馆

上传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K宗教共融 > 胡门门宦的历史沿革

胡门门宦的历史沿革

  • 156*962
  • 233 次阅读
  • 207 次下载
  • 2024-03-05 18:42:22

还剩... 页未读,继续阅读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 ...

¥ 0 积分,已有233人购买

免费阅读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

¥ 0 积分,已有207人下载

免费下载
文档简介:

胡门门宦的历史沿革马桂芬赵国军胡门门宦公元1749年发端于临夏州的东乡县红泥滩,发展于临夏州的广河县,迄今已有256年的历史,该门宦自形成和发展以来,历经清朝、民国和新中国,广泛分布于甘、宁、青、新等省区的临夏州各县、兰州市、玉门市、银川市、西宁市、伊犁、塔城等地区,还有部分人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胡门穆斯林包括东乡族、回族、东干族等民族。该门宦现有穆斯林15万余人,清真寺300多座,拱北14处,教职人员近千人。目前是临夏地区穆斯林最多的一个门宦,也是我国伊斯兰教苏菲派别人数较多、传播区域较广、流传时间较长的一个苏菲派别。关键词:胡门门宦马伏海道统传述世系作者马栏芬,1978年生,甘肃省委党校少数民族发展研究中心讲师;赵国军,1976年生,宁夏社会科学院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一、胡门门宦的创传胡门门宦系中国伊斯兰教苏菲派别之一,长期以来被划分在中国伊斯兰教苏菲学派别四大门宦之一的虎菲耶支系之内。+胡门门宦始传人马伏海(1715—1809),字呈瑞,经名艾布·载德。马伏海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生于东乡那奴村,自幼好学,聪慧过人,7岁时开始在本村清真寺念经,及长负籍求师四方。马伏海于1747一1749年在西安崇文巷清真寺求学,并得到其师黄穆安津。的称赞。相传马伏海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斋月在西安崇文巷清真寺幸遇伊斯兰教中跃存的圣人“黑兹勒”。,并使他懂得了“人主合一”和“化己归真”的奥秘,当年即回到家乡红泥滩,开始传教布道。18世纪的河州地区伊斯兰教派门宦纷纷兴起,当时已有嘎德忍耶的大拱北,虎菲耶的华寺、毕家场、穆夫提以及库布忍耶张门等门宦,此外还有较胡门门宦早几年开始传教的哲赫忍耶。马伏海学识渊博,精通伊斯兰教义,又懂得西域历算知识,加之他在西安崇文巷清真寺亲遇“黑兹勒”圣人之显迹,遂在家乡赢得了大批穆斯林追随者。相。有关马伏海的生辰年月皆由其后裔马占林、马振龙、马振元、马志贤等提供。。其后裔普遍流传马伏海在西安清真人寺的阿訇是黄穆安津,但尚束找到可靠的依据,需考证。。阿拉伯语意为“绿色”,他是伊斯兰教传说中永生不死的两犬圣人之一。《古兰经》的山洞章中有“黑兹勒”的故事。“黑兹勒”不属于伊斯兰教的25大圣人之内,但伊斯兰教教法学家认为他是世界E知识最丰富的人,民间也有许多有关于“黑兹勒”圣人的传说。109万方数据

156*962

8篇文档

相关搜索

胡门门 历史沿革

评论

发表评论
< /11 > 免费下载 ¥ 0 积分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苏菲文库—中国传统伊斯兰文化图书馆 All Rights Reserved.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