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货币的发展(一)
- 181*733
-
13 次阅读
-
17 次下载
-
2023-04-02 21:40:21
文档简介:
阿拉伯货币的发展�一�王有勇作为阿拉伯社会不可或缺的流通工具,阿拉伯货币经历了从“寄人篱下”、“自立门户”到“众币争辉”的发展历程�其产生和发展折射了阿拉伯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和艺术的发展状况,成为人们了解和透视不同时代阿拉伯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下面我们将根据伊斯兰教黎明时期、侨马亚朝时期、阿拔斯朝时期、艾哈迈德。突伦时期、阿尤布时期、马木鲁克时期、奥斯曼土耳其时期直到现当代这一时间顺序,描绘出阿拉伯货币史的简要轮廓。一、伊斯兰教黎明时期的阿拉伯货币伊斯兰教兴起前,阿拉伯人没有自己的货币,只是通过与周边国家进行频繁的贸易往来,将当时较为通行的货币带入阿拉伯半岛,用作自己进行流通的一种工具。众所周知,麦加的古来氏人每年均有两次主要的商旅,即沙姆的夏季之行和也门的冬季之行,这在《古兰经》的“古来氏章”中有所记载。在与沙姆的商业往来中,古来氏人常能获得极为丰厚的利润,获利率高达���,他们有时仅在一次生意中就从沙姆尽赚�万枚第纳尔�第纳尔是拜占庭帝国内流通的金币,又称“恺撒金币”�。至于从也门进入汉志地区的货币,则主要是波斯的迪尔汗�迪尔汗是在波斯萨珊朝通行的银币�,还有希木叶尔的迪尔汗�希木叶尔是公元前�巧�公元��年统治阿拉伯半岛南部地区的一个古王国,它的迪尔汗是一种银币,“上面铸着一个精美的猫头鹰”。�,但数量有限,远不及波斯的迪尔汗。由此可见,伊斯兰教兴起前,阿拉伯人已在流通过程中开始使用波斯萨珊朝的银币和拜占庭帝国的金币,这在阿拉伯史籍中都有记载。阿拉伯史学家白拉祖里⑧在《各地的征服》一书中写道�“尽管第纳尔是用黄金铸造的,但阿拉伯人却曾以其为中介,进行货物买卖,称之为‘硬币’�将用白银铸造的迪尔汗称作‘纸币’。”伊斯兰教兴起之初,这两种货币被先知穆罕默德承认和接受,在“先知城”麦地那长期流通。穆圣把女儿法蒂玛许配给阿里时,曾以��个银币作为陪嫁。此外,他还规定,穆斯林要用这两种货币缴纳天课,规定每个迪尔汗应含银一个欧基亚�个欧基亚����克�。《古兰经》和《圣训》在严禁收取货币利息时说�“你们别以两个迪尔汗出卖一个迪尔汗。应该是一个第纳尔等于一个第纳尔,一个迪尔汗等于一个迪尔汗。”气在伊斯兰教黎明时期,萨珊朝的迪尔汗呈圆形,用白银铸成。其正面印有头戴萨珊翼形王冠的波斯国王侧面头像。背面是两个全副武装的战士,或是两个站立的信徒。袄教的寺庙位于他们之间,由
评论
发表评论